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首都博物馆日前推出“辉煌中轴”展览,领略壮美中轴魅力_全球最新

来源:人民日报    时间:2023-04-26 10:16:18

金中都大安殿遗址出土的铜坐龙。杜建坡摄

元青花凤首扁壶。 杜建坡摄

北京中轴线沙盘。 郭俊锋摄(人民图片)


(资料图)

参观者欣赏北京中轴线老照片。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

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建筑群在哪里?北京正阳门箭楼正脊上藏着什么宝物?上世纪50年代天安门广场的地砖是啥样?

为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,首都博物馆日前推出“辉煌中轴”展览。此展览是在全国文化中心领导小组指导下,由北京市文物局和首都博物馆承办。来自故宫博物院、洛阳博物馆、安阳博物馆、西安博物院、浙江省博物馆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17家单位的53件(组)文物汇聚一堂,讲述中轴线的悠久故事,彰显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。

领略壮美中轴魅力

1153年,金海陵王正式迁都燕京,称中都,这标志着北京第一次真正成为王朝的首都。金中都在建设过程中,参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和建筑式样,将正在发展完善中的都城中轴线理念和范式引入北京,开北京中轴线之先河。

“辉煌中轴”展览在纪念北京建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,将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精髓提炼出来,通过“壮美中轴”“文化中轴”“永恒中轴”三部分,对中轴线的壮美秩序、思想源流、历史发展、公众化进程和保护工作进行系统阐释。

“展览采用交互沉浸的数字化设计理念和丰富多彩的新媒体艺术手法,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古今相通、虚实交织的中轴线文化空间。”展览形式设计、首都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钟梅说,“多媒体展项不只是形式酷炫,更是为了生动表现中轴线的精神文化内涵。”

走进“壮美中轴”展区,一个16米长的沙盘将北京中轴线沿线建筑全貌清晰呈现在眼前,带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。北起钟鼓楼,南至永定门,北京中轴线全长约7.8公里,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。沙盘上的立体投影模拟出昼夜交替、四季轮转的景象,让人仿佛穿越时空,感受中轴线的历史演变。沙盘两侧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三维动画,立体展现故宫、天坛、景山等中轴线重要遗产点。

“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灵魂和脊梁,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由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。”此次展览策展人、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章文永介绍,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,历经700余年的发展,最终形成了由一系列宫苑建筑、礼仪祭祀建筑、城市管理设施、历史地标、历史街道、桥梁和遗址等共同构成的空间综合体。

中轴线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?展厅里有一件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槷表,反映了中轴思想的起源。槷表是古人通过测日影来确定方位的天文工具。《周礼·考工记》记载了都城建设中利用槷表定方位。在槷表的旁边陈列着陶寺遗址出土的玉圭,也是测度影长的天文工具。

章文永说,华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,掌握了以测日影、观天宇来确定时间节令和空间方位的方法,在此过程中形成以“中”为美的观念,并将之延伸至社会领域,发展出“以中为尊”“象天法地”的价值观、秩序观。在都城选择和规划建设上产生了“居中而治”的理念,进而形成了具有“建中立极”意义的城市建筑与文化空间序列——都城中轴线。

追溯都城发展历史

展览第二部分“文化中轴”介绍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渊源、理念、审美及建筑工艺,揭示北京中轴线礼乐交融、多元共存的文化特征,通过中轴线来诠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。

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长期发展的产物。早在5000年前,中华大地上的一些城市聚落已具备早期都城的基本内涵。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牛河梁遗址、浙江良渚遗址、山西陶寺遗址、陕西石峁遗址等史前聚落遗址中,发现了高等级建筑群、祭坛、南北贯通的大道等。专家认为,体现神权与王权的高等级建筑群、祭坛与墓地具有庞大体量和象征意义,为后世中轴线建筑群成为古代都城的天际线奠定了基础;祭祀、礼器的出现反映了礼乐制度的萌芽,是后世中轴线作为礼制空间的先声。展览中可以看到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、良渚遗址出土的玉三叉形器、陶寺遗址出土的土鼓,它们是史前礼乐文化的代表性物证。

展厅里图文并茂的展板介绍了历代都城规划的演变。夏、商、周时期的都城出现了宫殿、坛庙等中轴线空间元素,形成了最初的体系和理论。秦汉时期的都城建设进一步模仿天象布局,体现了“前朝后市、前朝后寝、南郊祭天”等礼制观念。魏晋时期的都城在布局上有了创新与改变,其中最重要的是曹魏邺城出现了最早的中轴线建筑群。隋唐至宋辽金时期,都城轴线上聚拢了越来越多的礼仪建筑,空间序列的规制也更加清晰。元大都按照“左祖右社,面朝后市”的规制建立了宫苑、坛庙等重要场所,为明代北京城奠定了基础。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,兴修城垣、宫殿、衙署、坛庙等建筑。清代仍以北京为都,进一步完善、拓展了中轴线建筑。经过7个世纪的积累,北京中轴线最终形成了南北贯通、严谨有序的空间形态,成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建设的杰作和典范。

秦咸阳宫殿遗址出土的水神骑凤纹空心砖残块、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“与天无极”瓦当、曹魏邺城铜雀台遗址出土的青石螭首、金中都大安殿遗址的铜坐龙、元大都遗址的蓝色琉璃花砖、明代北京永定门石匾……历代都城遗址的文物诉说着数千年来的兴替变迁。

一件精美的青花凤首扁壶引人注目。此壶出土于北京旧鼓楼大街豁口以东一处元代院落遗址。壶身为扁圆形,以凤首为流,凤尾作柄,用青料在壶身上绘出展翅飞翔的凤鸟,器形与纹饰浑然一体,构思精绝。“这是首都博物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。”章文永说,“青花瓷体现了元代承接唐宋并对不同文化兼容并蓄的时代气象,元大都正是在这种氛围中诞生的伟大杰作。”

北京正阳门箭楼正脊上的清代银质压胜宝盒也是首博馆藏珍品。压胜是放置在古建筑大脊(正脊)正中脊筒内的镇物。古建筑挑大脊时,由大脊两端向中间垒砌脊筒,正中一块脊筒要待其他项目完工后,在筒中置入压胜再安放。此处位置叫龙口或龙门,安放压胜的步骤称为合龙。正阳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,地位尊崇,因此正阳门正脊上的压胜宝盒内镇物种类多、规格高。

感受中轴文化内涵

“中轴线是重要的礼仪文化空间,这种礼仪文化背后的‘和合’精神一直传承至今。”章文永说,展览中的明《徐显卿宦迹图》(复制品)、清光绪《大婚图》等,直观地展示了历史上曾在北京中轴线发生的重要事件,反映了中轴线区域是国家政务与礼制活动的中枢。

徐显卿是明代官员,曾任职于翰林院、詹事府、国子监、礼部、吏部等机构。《徐显卿宦迹图》描绘了其一生值得纪录的事迹,如“琼林登第”“皇极侍班”“楚藩持节”等,很多活动发生在北京中轴线范围内,故此图册成为明代北京中轴线建筑风貌的真实写照。

清代光绪帝《大婚图》共九册,细致地记录了大婚中的纳采、大征、册立、奉迎、合卺、庆贺和赐宴等礼仪程序。此次展出的“太和殿庆贺图”“颁诏图”描绘了“婚后礼”的场景,光绪帝在太和殿接受王公百官上表庆贺,随后于天安门上举行金凤颁诏,将皇帝大婚的消息向全国颁布。

“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,北京中轴线的性质与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,中轴线建筑群见证和记录了这种转型过程,成为具有厚重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。”章文永说。

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第一路车票、1958年天安门广场的混凝土地砖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景山公园门票、1985年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会入场券……在“永恒中轴”展区,一批与北京中轴线有关的老物件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端详。

“中轴线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。在开展前,我们征集到很多老照片和老物件,设计了这个开放式展项,以此增强观众与古都北京及中轴线的情感连接。”钟梅介绍,观众可以扫码参与,分享、展示与中轴线有关的藏品。

展览的最后设有互动体验空间,地面标注着中轴线的重要建筑点位,站在相应的位置,眼前的电子屏上就会显示建筑的实景图,观众可以“身临其境”拍照留念。

“当前,北京中轴线保护已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。北京市专门设立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基金,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,用于资助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。”章文永说,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加入中轴线保护的行列,文物保护与文化惠民的双赢格局正在形成。

X 关闭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南字画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  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